一、 院系简介
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航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,是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牵头学院,是北航力学一级学科的承担学院。前身是飞机系,成立于1952年,首任系主任是“两弹一星”功勋科学家屠守锷院士。主要从事大气层内各类航空器(飞机、直升机和飞艇等)、临近空间飞行器、微小型飞行器等的总体设计、气动、结构、强度、飞行力学、人机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基础性、前瞻性以及新概念、新理论、新方法的研究,培养飞行器设计、力学、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。曾成功研制了“北京一号”中程旅客机、“蜜蜂”系列轻型飞机、共轴双旋翼直升机、临近空间飞艇等,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。
学院坚持立德树人,七十多年以来,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,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、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,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沛瑶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、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,“神舟”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,运-20大型运输机总设计师唐长红,歼-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,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等19位两院院士;以及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吴远之、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、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。
学院师资力量雄厚、名师荟萃,成立之初汇集了沈元、屠守锷、陆士嘉、王德荣、王俊奎、张桂联、何庆芝、徐鑫福、吴礼义、徐华舫等国内外航空航天及力学领域著名专家与学者。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02名,包括教授72名,副教授101名。其中,两院院士4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,国家级领军人才20人次,国家级青年人才31人次。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、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、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。
二、岗位设置
序号 |
岗位编号 |
系列 |
岗位名称 |
岗位级别 |
申报职称 |
岗位学科方向 |
需求人数 |
应聘条件 |
院系联系人 (电话邮箱) |
年龄 |
学历 |
人员类别 |
应聘人员一级学科 |
专业技术职务 |
任职条件 |
1 |
JY0105002025200011 |
教研系列 |
副教授/准聘副教授 |
副高 |
副教授 |
人机环境工程与能量管理,宽域飞行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,神经动力学与多体协同控制,跨速域飞行物理与飞行试验,飞行器强度与结构完整性,飞行器总体设计与系统工程,飞行器结构-控制一体化设计与验证 |
1 |
年龄要求:1990-01-01之后出生, 应届硕士:暂无, 应届博士:1990-01-01之后出生, 博士后:暂无 |
博士 |
京籍在职人员,博士后,留学回国人员 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,力学 |
无 |
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取得工程领域博士学位,且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院所从事过博士后研究,在相关研究领域有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,创新能力突出,完成以下业绩不少于10项(第一条为必备项): (1)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含青年基金)或各类型博士后基金。 (2) 参与或主持国家级或具有重大行业影响、学术影响和实用价值的重点科技项目,取得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。 (3)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发明专利(需转化或已应用)、完成决策咨询(需采纳)、撰写省部级及以上技术标准(需颁布)等,在国家重要行业或部门获得推广应用,成效显著。 (4) 获得省部级奖励,或作为核心成员入选省部级及以上研究团队。 (5)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名义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,或独立或作为第一/第二合著者公开出版高水平著作。 |
010-61715170 |
2 |
YJ0105002025200011 |
研究系列 |
副研究员 |
副高 |
副研究员 |
人机环境工程与能量管理,宽域飞行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,神经动力学与多体协同控制,跨速域飞行物理与飞行试验,飞行器强度与结构完整性,飞行器总体设计与系统工程,飞行器结构-控制一体化设计与验证 |
1 |
年龄要求:1990-01-01之后出生, 应届硕士:暂无, 应届博士:1990-01-01之后出生, 博士后:暂无 |
博士 |
京籍在职人员,博士后,留学回国人员 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,力学 |
无 |
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取得工程领域博士学位,且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院所从事过博士后研究,在相关研究领域有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,创新能力突出,且取得不少于10项代表性成果,可为以下类型(类型可重复): (1)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或前沿科学问题,参与或主持国家级或具有重大行业影响、学术影响和实用价值的重点科技项目,取得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,或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,行业影响力大。 (2)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发明专利(需转化或已应用)、完成决策咨询(需采纳)、撰写省部级及以上技术标准(需颁布)等,在国家重要行业或部门获得推广应用,成效显著。 (3)获得省部级奖励或全国一级学会奖励;或作为核心成员入选省部级及以上研究团队。 (4)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名义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,或独立或作为第一/第二合著者公开出版高水平著作。 |
010-61715170 |
三、应聘网站
https://recruit.buaa.edu.cn/